相关问答
是不可能在继续申请的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
1、后果为:维持原行政机关的处罚决定。 2、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行政复议后可以提出行政诉讼,具体分析如下:行政复议申请递交后,行政复议机关作出的复议决定有以下几种情形: 1、不符合受理条件的,作出不予受理决定; 2、符合受理条件的,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维持决定,履行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决定。无论是不予受理决定,还是其他复议决定,行政复议后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1、可以起诉,复议后是否改变原先的处罚?如果维持就起诉县级公安,如果变更了,就起诉市级公安局。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2、有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依据上面的行政诉讼决定。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的同时附带审理与行政案件相关联的民事案件,并作出裁判的诉讼活动。行政诉讼附带的民事诉讼是由行政诉讼派生的,且是在行政诉讼中附带审理和裁判,所以称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败诉后可以上诉。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7人已浏览
1,384人已浏览
760人已浏览
17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