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是指经营者违法使用他人的注册商标、名称、包装、装潢,或者违法使用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虚假表示,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经营者对商品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招摇撞骗罪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包括以下几种:1、在制造或销售的产品包装上标注他人专利号;2、在广告或其他声明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码,使人们将设计的技术误认为他的专利技术。;3、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误认为合同设计的技术是他的专利技术;4、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和专利申请文件。
假冒专利的行为包括:1。在未授予专利权的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明专利标志,继续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明专利标志,或者未经许可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上标明他人的专利号;2、销售前款所述产品;3、未授予专利权的技术或者设计称为专利技术或者专利设计,专利申请称为专利,或者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公众误认为所涉及的技术或者设计为专利技术或者专利设计;4、伪造或者变更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5、其他混淆公众、未授予专利权的技术或者设计被误认为是专利技术或者专利设计的行为。
根据你所说的情况,)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八十四条规定:下列行为属于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1、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 2、未经许可,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 3、未经许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合同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 4、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 (二)冒充专利行为 根据《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冒充专利行为是指,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以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的行为。 《专利法实施细则》新增的第85条穷尽性地规定了五种冒充专利行为,即: 1、制造或者销售标有专利标记的非专利产品; 2、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后,继续在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上标注专利标记; 3、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将非专利技术称为专利技术; 4、在合同中将非专利技术称为专利技术; 5、伪造或者变造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4人已浏览
166人已浏览
234人已浏览
16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