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交通事故误工费的赔偿应从受害人实际遭受的损失角度来考虑,而不能机械地以年龄界定。 老人因交通事故受伤导致收入减少的,肇事者应当赔偿误工费。 ...
一般不支持家属处理事故的误工费,法律只规定了有处理丧葬事宜的误工,误工损失是指受害人家属因办理受害人的丧葬事宜而减少收入的赔偿费用。误工时间...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是否计算的前提是原告是否具有劳动能力、是否因伤导致收入减损。劳动能力与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将男职工的退休年龄确定为60周岁,女职工为55岁或50岁,这并不表明退休职工丧失劳动能力,如果有事实证明受害人在受害前具有劳动能力,且因遭受人身损害而不能从事原有的工作或劳动,确因误工而遭受了收入的丧失或减少的,被认定为无劳动能力则不合理。退休制度很大程度上是劳动者的一种待遇,是宪法规定的休息权在劳动法上的体现。在城镇,退休职工受返聘的现象并不鲜见;在广大农村,很多老年人还在继续劳动。因此,只要存在收入减损,均可以主张误工费。当然,在计算误工费的赔偿数额时,应考虑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收入状况,以及伤害对劳动能力和收入多少的影响程度,酌情计算误工费。
交通事故误工费的赔偿应从受害人实际遭受的损失角度来考虑,而不能机械地以年龄界定。 老人因交通事故受伤导致收入减少的,肇事者应当赔偿误工费。 受害人有稳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其实际减少的收入数额计算。当受害人无固定收入时,误工费按照其最近3年的平均收入计算;此时,若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3年的平均收入状况,还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误工收入。
只要交通事故影响到了老人的正常收入,就可以计算误工费。无论是退休还是未退休,只要存在“个人收入”和“误工时间”,就一定存在误工费。另谋职业的离退休人员,其因误工而减少的收入区别以下情况处理:法律、政策明确认可的,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予以赔偿;法律、政策未明确认可,也未明令禁止的,参照原在岗工资标准予以赔偿,但新的收入低于在岗工资的,按照新的收入予以赔偿;违反法律、政策规定而减少的收入,不予赔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4人已浏览
164人已浏览
146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