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什么财产是夫妻个人财产 (1)一方的婚前财产; (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3)遗嘱或赠与合同...
婚后取得的财产属于夫妻一方的财产,具体包括:1、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2、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夫妻个人特有财产,也称夫妻保留财产,是指夫妻在实行共同财产制的同时,依照法律规定或夫妻约定,夫妻各自保留的一定范围的个人所有财产。
什么是夫妻个人财产?婚姻法规定了夫妻个人财产的范围,并以列举的方式从五个方面对个人财产的范围做出了界定。 关于夫妻个人财产是指法律规定归夫或妻一方所有,由所有方个人支配、使用和处分的财产。在离婚时,夫妻个人财产不必参加分割。一方的个人财产可以由夫妻财产约定产生,没有约定时,则适用法律规定。我国1980年婚姻法没有对夫妻个人财产做出明确规定。现行2001年婚姻法,首次规定了夫妻一方个人财产的范围。 一、什么是夫妻个人财产的范围 婚姻法第18条以列举的方式规定了夫妻个人财产的范围,从而把属于个人所有的财产从夫妻共同财产中独立出来,体现了我国法律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个人财产权利的尊重和保护,避免了任何一方因婚姻状况的改变而丧失其在财产上的独立人格。从财产取得的时间和财产的性质,婚姻法将夫妻个人财产分成五个方面: ㈠一方的婚前财产。 ㈡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药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㈢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㈣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㈤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二、什么是夫妻个人财产的界定 ㈠一方的婚前财产 一方的婚前财产是指一方婚前已经取得的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一方婚前财产可分为以下四类: ⑴个人所有的财产,如工资、奖金,从事生产、经营取得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因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资本收益以及其他合法收入。 ⑵一方婚前已经取得的财产权利,如一方婚前取得的债权等。 ⑶婚前财产的孳息,包括个人财产婚前孳息。 ⑷一方婚前以货币、股权等形式存在,而婚后表现为另一形态的财产。 婚前财产的界定时间为双方结婚登记之日,结婚登记前双方分别所有的财产归一方所有,属于夫妻个人财产。结婚登记日后一方单独获得或双方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特别约定外,作为婚后夫妻共同财产。 ㈡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药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因人身受到侵害所获得的损害赔偿费用,因其具有严格的人身性质,是用于保障受害人生活的基本费用,只能作为受害一方的个人财产,不得作为夫妻共同财产。 例如:某男因工伤,下肢瘫痪,经法院判决,获得20万元伤残赔偿金,用于医疗、康复、护理等目的,这些费用直接因身体损伤而发生,也都是直接用于损害的治疗和因残疾而产生的特定消费。因此,该10余万元赔偿金只能归受害的一方即某男个人所有,其妻不得主张以夫妻共同财产予以分割。
依据《婚姻法》,下列房地产为夫妻一方所有: (1)一方的婚前财产。婚前房地产是指一方于婚姻登记前,购买并登记于自己一人名下的房地产。 (2)若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房地产增值部分,法院可判决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房屋归产权登记方所有。 (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房地产。 (4)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登记在出资人子女个人名下,认定为个人财产。 结合实际情况,为了更加明确夫妻之间的房地产归属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了司法解释,具体如下: (1)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 (2)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除外; (3)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4)由双方父母出资,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5)夫妻一方婚前购买,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登记在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不能达成协议的,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7人已浏览
124人已浏览
182人已浏览
11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