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如何才能知道被害人的身份信息

2022-08-07
在公诉案件中,被害人是当事人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起证人的作用;如果他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就成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享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在自诉案件中,被害人为自诉人,享有当事人的地位。 被害人与证人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被害人同案件的处理结果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其享有的诉讼权利包括:有权指控犯罪;有权参加法庭调查和辩论;遭受物质损失时,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不起诉的决定如果不服,有权提出申诉等。同时,被害人有义务遵守法庭秩序,如实向司法机关反映案件情况,不得夸大犯罪行为或捏造事实、诬陷他人等。 被害人是指在刑事案件中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广义上的被害人,既包括刑事诉讼中的自诉案件的被害人;也包括刑事诉讼中的公诉案件的被害人。狭义上的被害人,仅指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属于当事人之一,居于原告人地位。 我国犯罪学界较为通常的分类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基于犯罪的成因和罪责,将被害人分为5类,这种分类方法与上述国际上的分类较为相近。 1、无辜被害人,即在犯罪的形成上完全处于没有任何差错和闪失的被害人 2、有错被害人,即由于自己的言行举止、思想作风的错误而为犯罪分子所利用的被害人 3、错责相当的被害人,即在促成犯罪上与犯罪人有相同责任的被害人 4、有责任的被害人,即在犯罪中起着引发或促成作用的被害人 5、有罪被害人,即对犯罪起着决定作用的被害人 另一种是基于被害人权益的分类,将被害人分为3类,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对被害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1、人身权利被害人,包括生命权利、健康权力、人格权利、名誉权利以及性权利的被害人 2、财产权利被害人,包括财产所有权、增值权、收益权以及使用权、管理权的被害人 3、民主权利被害人,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申诉、控告权以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权的被害人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