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
一、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当事人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 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 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 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
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
1、当事人起诉时,应首先提交起诉书,并根据对方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为公民的,应当注明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和地址;当事人为单位的,应当注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姓名。起诉书正文应当注明请求事项、起诉事实和理由,尾部应当签字或者盖章。2、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上,原告应当向法院提交下列材料: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居民身份证、户籍簿、护照、香港、澳门同胞回国证、结婚证等证据的原件和复印件;企业单位作为原告,应当提交营业执照、商业登记证等材料的复印件。2、证明原告主张的证据。如合同、协议、债权文件(借据、借据等)、交付凭证、交易信等。《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与经常住所不一致的,由经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被告住所和经常住所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管辖的,由人民法院管辖。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 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 有明确的被告;(三) 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四)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第一百二十条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书,并按照被告人数提交复印件。如果真的很难写起诉书,你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录在笔录中,并通知另一方。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起诉书应当注明以下事项:(1) 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国家、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位、联系方式;(2) 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姓名、住所等信息;(3) 诉讼请求和事实和理由;(四) 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7人已浏览
241人已浏览
829人已浏览
19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