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单纯从税务的角度看是要交的,政策依据楼上的stinqzy2003说了,是这样,这个不用怀疑了。 但是,该交个税的,也可以回避掉,对公司对个人...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企业实际发生的与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个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违约金通常是能在缴纳税款前予以扣除的。违约金是违约方按照约定向另一方当事人支付的赔偿金。当事人依法支付的违约金(包括银行罚息)、罚款和诉讼费属于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明确了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的“合理工资薪金”的确认条件,第三条规定了职工福利费的范围。企业的福利性补贴,如果列入企业员工工资薪金制度、固定与工资薪金一起发放,且符合国税函〔2009〕3号文件第一条关于工资薪金的规定,可作为工资薪金支出,按规定在税前扣除。 风险提示:企业发生的支出应当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资本性支出应当分期扣除或者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 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者财产,不得扣除或者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扣除。 除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另有规定外,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不得重复扣除。
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属于纳税主体承担刑事责任,如属于财产刑性质的罚金、没收财产,或行政责任,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上述支出形成的原因是纳税主体发生违法行为而受到法律制裁,具有严格的程序限制,且执行机关应当出具相应的法律文书,如判决书、处罚决定书等,并在责任主体承担责任后向其出具相关的收据或其他凭证。对于后一种费用,支出原因不是承担刑事或行政责任。此类支出一般是根据合同约定由承担缔约过失责任或瑕疵给付责任的一方向另一方支付的经济赔偿,或者申请发起司法程序而承担相应成本,即诉讼费,均属于正常的经营性支出。需要注意,63号公告规定的可以税前扣除的“诉讼费”,不仅包括纳税主体作为当事人而承担的民事诉讼费用,也包括其作为行政相对人承担的行政诉讼费用。 除了罚金、罚款、被没收财物的损失,《企业所得税法》第10条还规定税收滞纳金不得扣除。但除税收滞纳金之外,对于行政事业性收费、社保费用等如果发生延迟缴纳,也会产生滞纳金,因不包括在第10条列举的不得扣除的支出项目中,可以税前扣除。而执行经济合同因延迟给付而产生的滞纳金,因为属于正常的经营性支出,也可以税前扣除,但如果此项合同本身的费用属于税前不得扣除的项目(如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或限额扣除的项目(如业务招待费)则相应的滞纳金也不得在税前扣除或应当限额扣除。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3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352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