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如果四年有危害社会的行为,那么就要执行三年的刑期,而且不够缓刑执行了多长时间,都要重新执行三年的刑期。判三年缓刑四年的依据是:犯罪嫌疑人的犯...
第七十六条【缓刑的考验及其积极后果】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判三年缓刑四年的依据是: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没有恶劣的社会影响,不关进监狱也不会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就在监狱外执行刑期。 是给罪犯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但是在缓刑期间,不得有任何违法犯罪行为,否则就会被取消缓刑,直接执行实际刑罚。缓刑的期限一般会比实际刑期长,就是说缓刑是四年,实际刑期为三年,多的一年就是自由的代价。
其他两卫回答都全了,其中有个概念问题,就是缓刑考验期的问题,本判例中4年就是考验期,在缓刑考验期执行期间,你必须遵守有关的规定,按时间向当地的公安部门汇报思想和最近的活动。不允许离开住所地等等。 如果在此期间内你没有故意犯罪的,那么4年考验期结束你的刑期就结束了。 如果在此期间故意犯罪的,那么考验期即行终止,从终止的第二天开始执行原判刑罚,即有期徒刑3年。
我国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换言之,在刑罚的执行期间是减刑的前提条件。如果认为缓刑的执行不是刑罚的执行,那么在缓刑考验期内即使有重大立功表现,也不能减刑。这显然不利于充分发挥减刑制度的积极功能。 而在司法实践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缓刑考验期内表现好的罪犯可否缩减其缓刑考验期的批复》以及《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运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均规定:对于在缓刑考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予以减刑,并相应地缩减其缓刑考验期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很显然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是以承认缓刑的执行属于刑罚执行为基础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0人已浏览
456人已浏览
171人已浏览
10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