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审判程序和方法

2024-11-30
满足以下条件将构成著作权侵权: 1. 侵权人存在主观过错。主观过错是指侵权人对其所实施的侵权行为及后果抱有故意或过失的心态,即侵权人在实施侵权行为时明知或应当明知其实施的为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并且会造成侵犯著作权的法律后果。在实践中,侵犯著作权的行为通常为侵权人故意为之,但也有少数可以由故意或过失构成。 2. 侵权人实施了侵权行为。著作权侵权的构成需要侵权人实施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即侵权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行使著作权法所规定的四项著作人身权及十三项著作财产权,有侵权事实的存在。 3. 侵权人的行为具有违法性。要注意的是,侵权人实施的侵权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即违反了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著作权法》第49条规定,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五章 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保护 第四十九条 为保护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权利人可以采取技术措施。 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不得以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为目的制造、进口或者向公众提供有关装置或者部件,不得故意为他人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提供技术服务。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避开的情形除外。本法所称的技术措施,是指用于防止、限制未经权利人许可浏览、欣赏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有效技术、装置或者部件。

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五章 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保护  第四十九条 为保护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权利人可以采取技术措施。\n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不得以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为目的制造、进口或者向公众提供有关装置或者部件,不得故意为他人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提供技术服务。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避开的情形除外。\n本法所称的技术措施,是指用于防止、限制未经权利人许可浏览、欣赏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有效技术、装置或者部件。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