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借贷合同的期限一般是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的,法律对合同期限是没有规定的。...
民间借贷期限由借款人和贷款人在借款合同中约定,但贷款纠纷的诉讼时效有效期为三年,自贷款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的司法解释规定,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民间借贷属于民事纠纷,适用民法的普通时效的可变期间,一般时效为3年。但是符合中止、中断、延长的法定情形时则长于3年,最长时效为20年。因此,民间借贷不得超过还款日期3年,而且不得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4倍。
借款合同还款期限由当事人约定,当事人没有约定的,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清偿,但是要让债务人有一定的准备时间。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条规定,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民间借贷,超过还款期限,借款合同还有效吗《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的司法解释规定,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民间借贷属于民事纠纷,适用民法的普通时效的可变期间,一般时效为3年。但是符合中止、中断、延长的法定情形时则长于3年,最长时效为20年。因此,民间借贷超过还款期限的,借款合同是具体情况才能确定是否还有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6人已浏览
140人已浏览
144人已浏览
25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