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捏造、歪曲事实; 二、对他人提...
行为人侵害公民的名誉权,会有下列处罚: 1、停止侵害。 2、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3、赔礼道歉。赔礼道歉的方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 赔礼道歉可采取口头方式,也可用书面形式,刊登于报刊上或张贴有关场所,主要是对死者的一种慰藉,使其受损的名誉得到恢复,一定程度也体现了对死者近亲属的安慰。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五条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公民或维护公民或法人名誉的权利。一种人格权。人的名声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损害公民和法人的声誉。任何损害他人名誉、损害他人形象的行为都是对名誉权的侵犯,行为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为描述对象,含有侮辱、诽谤内容,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该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民事主体有证据证明报刊、网络等媒体报道的内容失实,侵害其名誉权的,有权请求该媒体及时采取更正或者删除等必要措施。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02人已浏览
199人已浏览
227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