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第一、通过离婚调解,使双方当事人思想沟通,达到缓解、消除矛盾、相互谅解的目的,促使婚姻关系向和美方向发展;诉讼外调解是防止轻率离婚的第一道防...
1、熟悉离婚法律法规,向矛盾双方释明法律规定,离婚律师应做到心中有数。 2、“抛开”法律,重拾道德因素,帮助当事人理性合理让步。 3、勤于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律师在参与离婚调解的过程是,应当认真对待以下方面: 1、调解前,应当充份了解和分析案情,归纳案情的可能争议焦点; 2、与对方当事人初次见面,应当由律师单独与其交谈,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 3、律师在与对方当事人商谈后,再次总结该案件双方的真正的争议问题; 4、在与双方当事人商谈过程中,应当给他们进行相关法律的普法,让他们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哪些要求是合法的,哪些要求是不能得到法院支持的; 特别是双方在财产分割方面出现分歧时,应当帮助双方当事人确定哪些财产是共同财产,哪些财产是个人财产。 5、调解时,律师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不能指望一个回合就能使离婚协商成功,一般协商成功的案件都需商谈三次以上。
没有的。“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1、离婚属于夫妻双方的权利与自由,可以协议离婚,也可以诉讼离婚。如果对方有导致离婚的法定过错(比如一方恶意转移财产)分割夫妻共有财产时可以要求过错方少分,并可以主张损害赔偿。3、【离婚与子女】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的比例给付,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1、婚姻的当事人双方在离婚案件中参与调解是必然的,除此以外,婚姻当事人的父母也可以参加调解,往往会在调解中起到决定性影响。 2、婚姻当事人是参与调解的主要主体。从法律上讲,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是否离婚也是婚姻当事人两个人的事,要对离婚案件进行调解,婚姻当事人接受调解程序后,自己参与调解全过程,并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愿是顺理成章的。 3、当事人的父母是参与调解的第二主体。 4、《民事诉讼法》规定,在离婚案件的代理中,离婚或者不离婚的意见,只能由当事人自己向法院表达,而不能由诉讼代理人代为表达,即使当事人对诉讼代理人有特别授权也不行。 5、此外,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案件当事人在书面表明自己的意愿后,因为客观原因无法参与调解现场,要求委托父母代为参与调解,如因为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予以准许,将给当事人增加诉讼成本。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5人已浏览
402人已浏览
149人已浏览
1,33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