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根据《》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集体劳动合同又称为团体契约、集体协议等,它是经全体职工或者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后,由工会或者职工委托的代表与用人单位为规范劳动关系订立的,以全体劳动者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为主要内容的协议 法律特征 1、实行集体合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劳动者整体的合法权益,调整和改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和劳动者的共同发展; 2、集体合同的主体是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 3、集体合同需由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先行协商合同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4、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5、集体合同生效后,对用人单位和单位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
您的问题回答如下,1、工作时间单位需要看单位采取的属于那种形式,法律允许单位根据实际经营情况确定工作时间,只要每月不超过法定的工时就可以,2、工资的数额只要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就可以,3、节假日和休息日如果安排劳动者工作需要支付加班费,并且这种休假是不能相互替代的。
你问的劳动合同工作制怎么填这个问题可以看看以下内容工作制(工时制度)包括:标准工时制、综合工时制、不定时工时制。 标准工时制度就是指:工人每天工作的最长工时为8小时,周最长工时为40小时。 综合工时制度就是指:以一定的期限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比如:以月、季、年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 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当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也就是说,在综合计算周期内,某一具体日(或周)的实际工作时间可以超过8小时(或40小时),但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总实际工作时间应当不能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时间。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的,无论劳动者平时工作时间数为多少,只要在一个综合工时计算周期内的总工作时间数不超过以标准工时制计算的应当工作的总时间数,即不视为加班。若超过,则超过部分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按《劳动法》规定支付报酬,且延长时间的小时数,平均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不定时工时制度是指:在一个计算周期内,总工作时间不超过总法定标准工时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99人已浏览
185人已浏览
514人已浏览
55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