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关键是个人,家人及朋友的作用:没有戒时想尽办法促使;想戒时肯定、支持、鼓励和引导其接受治疗或离开当地圈子环境一段时间调整心瘾;戒后督促、关注...
2007年1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 ...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杀人是杀人,与身份、地位、毒品是否等无关,毒品吸收者在毒品吸收后神智不清的情况下杀害他人也是故意犯杀人罪。《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犯杀人罪的构成要素如下:1、侵犯客体要素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2、客观要件首先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以构成。其次,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即违反了国家的法律。第三,以被害人死亡为要件,但是,只有查明行为人的危害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才能断定行为人负罪责。3、主体要件故意杀人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一般身份的犯罪主体。4、主观要件故意杀人罪主观上必须有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无刑事责任能力人有以下几种:一.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二.犯刑法规定的八种犯罪以外犯罪的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三.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四.病理性醉酒的人。
一是做好对吸毒人员的衔接帮教工作。对强制隔离戒毒期满出所被依法责令社康社戒人员,实施有效衔接,落实协议签署、尿检、帮教等工作,对于失踪失控人员全力查找,最大限度减少脱失率。我街现有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10人,尿检率100%,帮教率100%。二是定期与吸毒人员约谈。整合社区帮教资源、发挥社区基层组织作用,联合社区民警、综治专干、禁毒社工定期与吸毒人员进行谈话,掌握吸毒人员的思想动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减少复吸现象发生。三是密切与吸毒人员家庭的联系。通过走访、约谈等方式,与吸毒人员家人面谈,要求家属与工作人员密切配合,多关心、严要求,用言传身教,亲人的关怀、家庭的温暖促使吸毒人员戒断毒瘾。四是为吸毒人员提供就业机会。指导吸毒人员办理失业登记,积极参加劳动保障部门提供的免费就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为符合条件的吸毒人员提供就业机会。
如果没有戒掉的话,再怎么帮助都没有用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1人已浏览
131人已浏览
175人已浏览
40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