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盗窃罪,不追究刑事责任,但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你的弟弟属共犯,虽然是未成年人,但应对其所犯罪行,承担刑事责任。这一点我国法律有明确的规定。 如果你的弟弟属14-16岁的未成年人,对抢劫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未成年人是个比较特殊的群体,需要被社会保护,所以在法律中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也特别详细。我国法律对于未成年人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我们这里所说的犯罪是刑事犯罪。 1、在我国,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如果造成他们人身损害或者财务损害等一般有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赔偿损失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只有犯下列刑事罪名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 3、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另外补充一点,有些家长比较害怕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会影响孩子的未来特别是找工作,我们法律有一个很人性化的规定就是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未成年人能否被判刑的问题。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16岁以上的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14岁以下不满16岁的人,故意杀人或者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16岁以下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未成年人家长或者监护人管教,必要时由政府接受教育。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法院还应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应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认识能力、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犯、偶犯、犯罪后的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
认罪态度好的,会判缓刑。未成年人犯罪根据其所犯罪行,可能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悔罪表现好,并具有“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防卫过当或者避险过当;犯罪预备、中止或者未遂;共同犯罪中从犯、胁从犯;犯罪后自首或者有立功表现;其他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免除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3人已浏览
140人已浏览
170人已浏览
16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