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一般情况下不予执行的法律依据是哪些?

2023-04-06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满足以下情况之一的,法律不予执行。 1 第一,明显缺乏事实根据的。对于事实不够明朗的案件,法院很难对谁是谁非作出准确的判断。在当今的法治环境下“宁枉勿纵”的做法显然是不能被接受的,裁定不予执行可能是对当事人最为公平的做法。 2 第二,明显缺乏法律依据的。法院是一个国家或地方的审判机关,负责依法审理各类案件。如果一个案件连最基本的法律依据都没有,法院自然也就不能依法执行。 3 第三,其他明显违法并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执行程序的顺利进行能够保障申请人和行政机关的合法权益,但这并不意味着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就应当被忽视。对于可能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申请,法院自然应当拒绝。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