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形式:口头、书面、公证。无效:(1)遗嘱人没有完全行为能力;(2)遗嘱内容不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3)遗嘱因遗嘱继承人原因无效;(4)遗...
遗嘱的内容应该合法而详细。订立遗嘱应该考虑周全不可盲目冲动。选择合适的遗嘱形式订立合法有效的遗嘱。妥善管理遗嘱。遗嘱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 2.遗嘱是立遗嘱人受胁迫或者欺诈的情况下立的。 3.遗嘱是伪造的。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法律规定以下这些遗嘱无效: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2、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3、伪造的遗嘱无效。4、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1)人是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遗嘱内容不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3)由于遗嘱继承人的原因导致遗嘱无效(4)遗嘱内容涉及到被处分过或无权处分的财产(5)遗嘱违反法律强制性义务(6)遗嘱形式不合法导致的遗嘱完全失效(7)遗嘱继承、和遗赠抚养协议间冲突造成遗嘱无效(8)立遗嘱人表明对财产的处理办法,但却在去世前,未清偿立遗嘱人的全部债务,那么,其遗产在清偿全部债务后,有可能变成了负资产,这种情况下,遗嘱指定的继承人,却继承不到任何财物,那么,这份遗嘱就是事实上的无效遗嘱。(9)遗嘱的内容含糊不清或自相矛盾,或者遗嘱所附的条件根本不可能实现,这种遗嘱无效。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十一条规定:“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有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所立的遗嘱,即使其本人后来有了行为能力,仍属无效遗嘱。遗嘱人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后来丧失了行为能力,不影响遗嘱的效力。”2、《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3、《继承法》第19条规定: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遗嘱剥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份额。 4、《继承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即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7人已浏览
217人已浏览
162人已浏览
20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