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债权人撤销权的构成要件: 1,债权人对债务人享有合法有效的债权; 2,债务人做出无偿或明显不合理低价处分财产行为; 3,债务人的财产出发行为...
客观要件撤销权成立的客观要件为债务人实施了危害债权的行为。该要件包含以下意思:首先,须于债权成立后实施行为。债务人的行为是合同行为还是单方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债权人撤销权的成立需具备如下要件: 1、主观要件。债务人存在逃避债务的主观恶意; 2、客观要件。债务人实施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或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等行为,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
1、债权人对债务人享有合法有效的债权 2、债务人作出无偿或明显不合理低价处分财产的行为 3、债务人的财产处分行为有害于债权的实现。
一.债权人撤销权的成立要件 现在一般的见解认为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权利的时候,应具备以下要件: (1)债务人实施了一定的处分其财产或者权利的行为。表现为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产以及以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等。 (2)债务人实施的处分行为须发生于债成立之时或之后。认为若债务人实施的处分行为发生于债成立之前,则债务人损害债权人债权的实现的恶意无从谈起。 (3)债务人的处分行为已发生法律效力。 (4)债务人的处分行为会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即有害债权。 (5)债务人和受让人主观上有恶意或过错。将处分行为分为无偿处分行为和有偿处分行为。对无偿处分行为,采取过错推定的原则。对于有偿处分行为,只有当债务人和第三人双方在实施行为时都具主观上的恶意或过失,债权人才得行使撤销权。而当第三人为善意时,认为撤销权的行使不利于保护该善意第三人的利益,有违保护善意第三人利益的法律原则;当债务人为善意,第三人为恶意或过失时,属于第三人侵权,故也不发生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问题。 二.撤销权的时效是多少 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87人已浏览
124人已浏览
113人已浏览
36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