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如达到当地数额巨大标准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属于从犯的,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法律责任:《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坏财物罪(刑法第275条),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二、犯罪构成(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故意破坏财产,顾名思义,必须有故意心理和恶意心理破坏他人或公共财产。该罪的四种立案情况如下:1、总损失达到5000元以上的,可以判处故意损害他人财产罪。2、虽然金额没有达到5000元,但损坏次数超过三次的也可以立案。三是社会影响较差,即当事人纠结三人以上其他人员,故意破坏他人财产的,也将立案。4、如果不属于上述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但由于情节恶劣,社会影响严重,也可以由人民法院判决,成立故意损害他人财物罪的立案。这四种情况是法律明确提出的能够故意损害他人财产罪立案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不幸遇到上述四种情况,受害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注意的是,损坏他人财产不仅包括金钱,还包括物品,只要是所有物品,都可以成为财产的范围。
1、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故意毁坏财物罪中的犯罪行为通常是由某种现实原因造成的。行为人可能是出于对财物所有人的、或嫉妒心理或其他类似有针对性的心理态度,毁坏财物使所有人的财产受到损失就是其犯罪目的。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构成要件,是“法律构成要件”的简称,广义的概念,是一定法律效果发生的前提条件。刑法上的构成要件,是刑法中抽象规定可以作为科刑根据的行为类型或犯罪类型。 (一)本罪与非罪的界限按照本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因此,是否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则是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小、情节较轻的,则属一般违法行为,应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给予拘留或警告,单处或并处罚款,责令赔偿损失。所谓“情节严重”,一般是指毁灭或损坏重要物品,损失严重的;毁灭或损坏公私财物的手段特别恶劣的;出于嫁祸于人的动机等。 (二)本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本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破坏通讯设备罪等危害公共安全罪以及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犯罪中的破坏生产经营罪的区别在于:后者破坏的是特定的财产,侵犯的是其他独立客体,本法对其已单独规定有罪名,只应按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6人已浏览
120人已浏览
384人已浏览
12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