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到人民法院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准备请求判定离婚的起诉书(一式三份)、户口本、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户籍证明、军官证、士官证、军队文职干部证...
根据2012年修正的《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起诉离婚,一审法院判决不准离婚的,有三种解决方案: 一是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二个方案:第一次判决后,可以等六个月再起诉离婚。 第三种方案:如有新情况、新理由,可立即起诉离婚。 根据法律规定,判决不允许离婚和调解好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再次起诉的,不予受理。
法院起诉离婚程序: 第一阶段:原告向法院申请离婚诉讼,收集相关资料,法院立案。 第二阶段:答辩阶段。1、人民法院决定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原告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并告知被告书面答辩;2、被告自收到人民法院送达的起诉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书面答辩。被告15日内不提出答辩,人民法院照常审理案件,作出判决。如果被告因非个人意志不能在15日内作出答辩,可以据实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人民法院院长可以作出延期决定。 第三阶段:庭审阶段。这个阶段进入离婚诉讼的实质性阶段,主要是审查证据,查明案件,明确是非,确认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它包括以下程序:1。法庭调查;2、法庭辩论;3、法官主持调解;4、调解无效。
起诉离婚法院不立案需要寻找双方感情已经破裂的证据之后,再次提出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释明。因此,通常情况下法院应当场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并及时通知当事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1人已浏览
217人已浏览
101人已浏览
15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