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民事纠纷解决后如何执行?

2025-02-05
一、民事纠纷申请强制执行的条件是什么? 若要申请强制执行,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申请强制执行的法律文书已经生效; 2. 申请执行人是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人或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 3. 申请执行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 4. 义务人在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期限内未履行义务; 5. 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有给付内容,且执行标的和被执行人明确; 6. 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二、民事案件中常见的执行措施有哪些? 1. 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2. 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3. 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 4. 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 5. 强制交付财物或票证; 6. 强制迁出房屋或土地。 三、哪些法律文书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1)人民法院民事、行政判决、裁定、调解书,民事制裁决定书、支付令,以及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 (2)依法应由人民法院执行的行政处罚决定、行政处理决定; (3)我国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和调解书; (4)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关于追偿债款、物品的债权文书; (5)经人民法院裁定承认其效力的外国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以及国外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 (6)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 四、民事案件强制执行中止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五、民事案件强制执行流程有哪些? 1. 审查立案。 人民法院在接到申请执行书及有关法律文书后,应审查该申请执行是否合法适当,有关法律文书是否齐备,内容是否明确,被执行人是否有执行能力等等。 2. 通知履行。 人民法院决定对义务人强制执行时,应当先行通知义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自动履行法定义务,否则将强制执行。 3. 准备强制执行。 填写强制执行证;确定强制执行的计划和方案;需要协助执行的,应书面通知有义务协助的单位和个人。 4. 实行强制执行。 应当表明身份,出示执法证件和执行根据;执行结束后,应将执行情况书面通知申请执行的机关。 5. 强制执行终结。 若要申请强制执行终结,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一)申请人撤销申请的; (二)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 (三)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 (四)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 (五)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 (六)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综上,民事纠纷申请强制执行后可以执行吗这个问题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如果民事纠纷不涉及给付内容或者法律文书尚未生效,法院都不能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本篇文章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如果还存在疑问的话,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与专业律师进行沟通。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