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被执行公司没有足够资金时,法院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和冻结措施,如果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可以中止执行,待发现可以执行的财产再恢复执行...
一、执行法院有权采取措施确保判决执行被执行人没有足够资金履行判决时,法院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确保判决得到执行。如果被执行人没有其他财产可供执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执行解释》第32条,被执行人依照民事诉讼法被执行的财产可能涉及以下几类: 1. 收入、银行存款、现金、有价证券等财产。 2. 土地使用权、房屋等不动产。 3. 交通运输工具、机器设备、产品、原材料等动产。 4. 债权、股权、投资权益、基金、知识产权等财产性权利。 5. 其他应当报告的财产。 此外,根据《执行解释》第32条,人民法院还可以对没有还款能力或者不愿意还款的人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进行限制。
当一家公司宣布破产时,其所欠付的工资将按照公司的资产优先逐步清偿。在公司清算结束后,该法人组织将会依循相关法律法规正式组建清算小组,旨在妥善处理公司债务事宜,确保各项债务均能得到合理公正的偿还。在此过程中,应遵循依法执行原则,首先用公司的资产支付清算所需费用,其次依次偿还负债职工的薪酬福利、正常社会保险费用,最后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法定性补偿金的支出。对于未按时缴纳的税务,同样应依据实际情况将
1、申请。当民事判决、裁定或刑事判决、裁定具有法律效力时,当事人必须履行。如果一方拒绝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法官移交执行员执行。 2、法院受理。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时,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人民法院应在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15日内审查。若理由成立,裁定将撤销或改正;若理由不成立,裁定将驳回。 3、申请复议。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时,可以在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4、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移交执行书时,应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要求其在指定期间履行。若逾期不履行,执行员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5、采取强制措施。在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执行员应出示证件。执行完毕后,应将执行情况制作笔录,并由在场有关人员签名或盖章。 什么是民事纠纷:民事纠纷可由债权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在债务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可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是多久: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为六个月,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计算。 强制执行的原因:在发生一些事件时,有时会出现一些人为抵制甚至阻挠相关部门的调查。为了促进案件调查,法院有时也会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执行员进行执行工作。执行员在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应出示证件。执行完毕后,应将执行情况制作笔录,并由在场有关人员签名或盖章。 人民法院设立执行机构。根据需要,人民法院可以设立执行机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7人已浏览
2,297人已浏览
141人已浏览
4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