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诉”是诉讼法上的概念。“诉”作为动词来理解,则可称为“诉讼”。同时,“诉”也可作为名词来认识,例如,给付之诉、确认之诉、形成之诉。“诉”与...
起诉,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发生民事争议的情况下,依法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人民法院予以审判的诉讼行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定义不同上诉指的是指当事人对人民法院所作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或评审决定,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声明不服,提请上一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活动;起诉是依法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对特定案件进行审判的行为。2、分类不同起诉分民事起诉和刑事起诉;上诉分民事上诉、刑事上诉和自诉。3、法律条件不同1、上诉:(1)必须有合格上诉人和被上诉人(2)必须是依法允许上诉的判决裁定(3)符合法定的上诉期限。2、起诉:(1)原告是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人或是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人。(2)有明确的被告。
1、刑事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上诉权;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有权提起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享有上诉权;被害人没有上诉权,但有提出抗诉的权利。但被害人只能就一审的判决请求抗诉。有权二审抗诉的主体仅限于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不能按照第二审程序对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 2、上诉不需要任何理由,上诉可采用书面或者口头方式。抗诉必须是人民检察院认为原裁判确有错误,而且必须书面形式。 3、提出上诉既可以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也可以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提出抗诉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并且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人检查院,不能直接向第二审法院提出。 4、刑事案件上诉不加刑,但是检察机关抗诉不受此原则限制; 5、上诉只能在一审判决后判决未生效的上诉期内提出;检察机关抗诉分为二审抗诉和再审抗诉,二审抗诉只能在抗诉期内提出,再审抗诉在判决生效后任何时间都可提出。
抗诉与上诉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何不同?1、刑事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上诉权;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有权上诉;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享有上诉权;被害人没有上诉权,但有抗诉权。但是,受害者只能要求抗诉一审判决。有权二审抗诉的主体仅限于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不能按照二审程序对最高人民检察院一审的判决和裁定提出抗诉。上诉不需要任何理由,上诉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抗诉必须是人民检察院认为原裁判有错误,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3、上诉可以由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也可以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并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检查院,不得直接向二审法院提出。4、刑事案件上诉不加刑,但检察机关抗诉不受此原则限制;5、上诉只能在一审判决后未生效的上诉期间提出;检察机关抗诉分为二审抗诉和再审抗诉。二审抗诉只能在抗诉期间提出,再审抗诉可以在判决生效后的任何时间提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50人已浏览
1,099人已浏览
370人已浏览
3,02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