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犯罪一般表现为在产品中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欺骗手段;而诈骗罪常常亦以冒充销售产品的工...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犯罪一般表现为在产品中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欺骗手段;而诈骗罪常常亦以冒充销售产品的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概念生产、销售假药罪,是指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 二、生产、销售假药罪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区别是什么 1、侵犯的客体不同:生产、销售假药罪侵犯了国家药政管理制度和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 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侵犯了国家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2、犯罪对象不同:生产、销售假药罪仅限于药品; 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则包括所有产品。3、构成犯罪的标准不同:生产、销售假药罪是危险犯,必须“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才能构成; 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则是数额犯,只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达五万元以上才构成犯罪。 生产、销售假药,不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但是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应依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行为人的行为同时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时,应依照处刑较重的犯罪定罪处刑,由于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最高刑是死刑、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最高刑是无期徒刑,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应按生产、销售假药罪定罪量刑。
销售伪劣产品罪诈骗罪的区别有: (1)客体不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销售伪劣产品罪侵犯的客体是产品质量制度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2)客观方面不同。诈骗罪表现为行为人使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手段,使财产所有人“自愿”交出财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表现为行为人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3)犯罪目的不同。诈骗罪的犯罪目的在于非法获取他人财物;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犯罪目的在于牟取非法利润。
销售伪劣产品罪中"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行为与诈骗罪罪中"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具有一定相似性,因此在司法实践领域很容易将二者混淆,导致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况。对二者进行区分,需要我们结合交易意图、交易价格和被害人受骗上当的原因及犯罪行为是否会扰乱市场秩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从本质上来说,二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使刑法分则没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规定,基本上也可以以诈骗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但是立法者既然在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一节140条规定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以保护市场交易秩序,按照本条对罪状的描述,只有四种行为方式,并且销售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才有可能侵犯市场交易秩序,以及动用刑罚进行规制的必要,因此区分二者的任务变得必要且迫切。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16人已浏览
1,088人已浏览
507人已浏览
32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