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2、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3、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
拆迁补偿款的计算方法直接关系到农民能拿多少征地款,虽然各个地方计算的方法略有差异,但基本上大体是一致的。一般情况下,根据现在施行的政策,农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对于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补偿安置主要包括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临时安置的补偿以及商铺的停产停业损失,在补偿决定作出前,要求征收补偿费用应当足额到位、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2、对于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根据《土地管理法》中的规定: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另外,安置补助费是对被征收土地上的农业人口的安置。 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的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3、对于补偿方式,可供被拆迁人自由选择。一种是货币补偿,根据被拆迁人被损失利益的总价值折合成人民币进行补偿。第二种是等价置换,即被拆迁人可以在政府规划区域内本着多退少补的原则选购商品房来弥补自己的损失。同时这两种补偿方式可结合使用。
1、房屋拆迁补偿计算标准 1)房屋拆迁货币补偿=合法拥有房产评估价格+房屋装修装饰商定补偿金额(或经评估确定的房屋装修装饰补偿金额)。 2)房屋拆迁补偿差价=合法拥有房产评估价格+房屋装修装饰商定补偿金额或经评估确定的房屋装修装饰补偿金额)-被拆迁人获得调换产权的房屋的评估价格。 2、房屋拆迁安置费计算标准 (被拆迁人或承租人)房屋拆迁安置费=搬迁补助费+没有提供周转房情况下的临时安置补助费+超过过渡期限的临时安置补助费+非住宅房屋因停产、停业造成的损失赔偿费。 1)如果拆迁人提供周转房且拆迁房屋使用人居住,则公式第二项补助费为0; 2)如果拆迁房屋属住宅房屋,则公式第四项赔偿费为0; 3)被拆迁人获得补偿,表明该房屋由其自用。 3、农村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1)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组建制撤销的,以及建制虽然不撤销,但不具备易地建房条件的,被拆迁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也可以选择与货币补偿金额问等价值的产权房屋调换。它的具体计算是(被拆拆除房屋建安重置单价结合成新+同区域新建多层商品住房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土地使用权基价+价格补贴)×被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积; 2)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组建制不撤销的,具备易地建房条件的,被拆迁人可以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村或居民点范围内申请宅基地新建住房,并获得相应的货币补偿,计算公式为(被拆除房屋建安重置单价结合成新+价格补贴)×被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积;被拆迁人使用新宅基地所需的费用。
拆迁房屋货币补偿窨计算公式为:拆迁房的货币补偿金额=(被拆迁房屋的房地产市场评估单价+价格补贴)*建筑面积。其中“价格补贴”指被拆除房屋的市场评估单价*价格补贴系数,补贴系数是由被拆房屋的所在区域和房屋的类型所决定的。而公房旧里的建筑面积=被拆的房屋的居住面积*换算系数。换算系数主要是根据不同房屋类型来定的,比如公寓房的换算系数为2.06,旧里住宅则为1.54。由此可见,不同的拆迁房屋的价格补贴系数和换算系数都会因房屋的具体情况而不同。 以上各类数据在2001年1月公布的《上海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细则》、2001年12月的《补充通知》及2002年7月刚刚颁布的上海各区县的拆迁补偿安置标准中都能找到答案。以“最低补偿单价”为例,不同地段的“最低补偿单价”也不同,而且,这一标准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比如徐汇区的湖南、天平街道最低补偿单价为4500元;枫林、斜土街道3800元;虹梅、华泾等街道最低补偿单价为2500元和1800元,不同地段补贴系数不同,但不能低于20%.比如,徐汇区斜土路石库门里,张某的亭子间居住面积为10平方米,房地产市场评估单价为每平方米3500元,房屋类型是旧式里弄。从徐汇区拆迁补偿细则里查到,该位置属c类区域,最低补偿单价为3800元/平方米,补偿系数为20%.该房可得到的价格补贴=最低补偿单价*补贴系数,也就是3800元*20%=760元/平方米。这样,每平方米老房子的拆迁单价就等于房产评估单价+价格补贴,也就是3500+760=4260元/平方米。由于该房属于旧式里弄,根据《细则》房屋换算系数就应该是1.54,所以,张某拆迁房建筑面积就等于=居住面积*1.54即10*1.54=15.4平方米。最终可以得出,该套房屋拆迁款为:(3500+760)*15.4=4260*15.4=65604元。除此之外,如果张某还能及时搬迁,还能得到搬迁奖励费、搬家补助费和家用设施移动安装费等补贴。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6人已浏览
174人已浏览
293人已浏览
28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