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抚育费数额考虑三面:①实际需要;②父母双负担能力;③实际水平 离婚起父/母根据收入状况: ①固定收入抚育费数目般按其月总收入20%-30%负...
①子女的实际需要; ②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 ③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离婚后,不和子女一起生活的父/母一方,根据收入状况分为: ①有固定收入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子女的实际需要; 2.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 3.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需要注意的是,抚养费的支付标准应当根据子女的需要来进行认定,还应当结合本身的经济收入实际来进行计算,如果本身没有经济收入,那么也就不存在支付抚养费的问题,但在离婚协议上可以对抚养费的支付标准进行认定,暂时无法支付的可以分期或者以后再进行支付。
①子女的实际需要; ②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 ③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离婚后,不和子女一起生活的父/母一方,根据收入状况分为: ①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数目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30%。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收入的50%。这里的“月总收入”指工资总额,包括工资、奖金等。可申请法院调查令来调查。 ②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目可依当年的收入或同行业的年平均收入,参照①确定。一般参照《道路交通事故赔偿项目参照标准》来确定的年平均人收入、年平均生活费来作为依据。 ③有特殊情况的,如子女长期患有重大疾病、或子女残疾的,可适当增加。
在离婚案件中,人民法院在确定子女抚养费的数额时,一般是根据以下三大标准来确定。 1、子女的实际需要。 2、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 3、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对于原定标准虽然不合理,但原定协议后,没有发生新的情况变化,全部承担或者承担主要子女抚养费的一方,仍有能力全部承担或承担主要子女抚养费的,其要求变更抚养费的请求不能支持。对于在诉讼过程中协议离婚时,一方为了达到离婚目的,而答应承担全部或主要抚养费,但其实际上并无这种能力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干预,以维护子女的合法权益。综上所述,离婚案件中除了要处理财产分割外,也要解决孩子抚养的问题。在抚养费支付方面,可以参考最高法的相关司法解释确定数额。而抚养费的支付年限是到孩子成年,也就是年满十八岁。抚养费原则上一次性支付,这对于双方都有好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5人已浏览
127人已浏览
123人已浏览
13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