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承担刑事责任的期限为:如果犯罪分子被判处管制的,是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如果被判处拘役的,是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如果被判处有期徒刑的,一般是...
承担刑事责任的刑罚方式不同,期限也不同。 1、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2、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3、有期徒刑的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简单的说,就是在判决后的二年内不再犯罪,原来判决的那二年徒刑就不去坐牢了。如果在这二年的考验期内再犯罪,就会和新罪一块合并处罚。 1、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予以量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2、《刑法》 (1)第76条,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77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2)第77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3)第69条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20年。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我国《刑法》规定有刑期的刑罚为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和剥夺政治权利。刑期幅度具体如下: 1.有期徒刑的最高刑期为15年,最低为6个月,数罪并罚时可达25年。 2.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为15年以上25年以下。 3.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实际执行不能少于13年,刑期从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 4.拘役的最高刑期为6个月,最低为1个月,数罪并罚时可达1年。 5.管制的最高刑期为2年,最低为3个月,数罪并罚时可达3年。 6.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最高为5年,最低为1年,但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最高可达10年,最低为3年。 《刑法》第三十八条 《刑法》第四十二条 《刑法》第四十五条 《刑法》第五十条 《刑法》第五十五条 《刑法》第五十七条
我国《刑法》规定有刑期的刑罚为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和剥夺政治权利。刑期幅度具体如下: 1.有期徒刑的最高刑期为15年,最低为6个月,数罪并罚时可达25年。 2.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为15年以上25年以下。 3.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实际执行不能少于13年,刑期从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 4.拘役的最高刑期为6个月,最低为1个月,数罪并罚时可达1年。 5.管制的最高刑期为2年,最低为3个月,数罪并罚时可达3年。 6.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最高为5年,最低为1年,但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最高可达10年,最低为3年。 《刑法》第三十八条 《刑法》第四十二条 《刑法》第四十五条 《刑法》第五十条 《刑法》第五十五条 《刑法》第五十七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0人已浏览
178人已浏览
121人已浏览
11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