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事处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而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
1、视情况而定。取保候审只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种强制措施,是否被判刑、如何判刑还有待于司法机关进一步侦查、审理后才能决定。 2、如果经公安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取保直诉不是刑事处罚。法律上没有取保直诉的概念,但有取保候审和直诉的概念。刑事处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取保候审只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强制措施。司法机关是否被判刑,如何判刑,需要进一步调查审理。《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调查、起诉、审理。发现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应当及时通知被保释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对于未受过刑事处罚初犯的回答见下 多数人认为,“初犯”的含义界定为第一次实施犯罪,只有行为人第一次实施的犯罪行为才是初犯,而多次犯罪第一次受审判的,虽可以说是初审,但不宜说是初犯。 目前理论界对有关初犯的界定,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1.初犯是指第一次受到有权机关的法律处分。以前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处罚的,如受过治安处罚或者作相对不起诉处理的,便不是初犯。 2.初犯是指“行为人第一次实施犯罪”或“第一次实施犯罪的人”。该观点认为,只有行为人第一次实施的犯罪行为才是初犯,在此之后实施的犯罪行为,不管以前的犯罪行为是否曾经被司法机关定罪,均不是初犯。 3.初犯是指第一次受有罪判决的罪犯。持此种观点者认为:“初犯可能是第一次犯罪,也可能是数次犯罪,并且还可能是惯犯或常业犯,只要是第一次接受审判,统称为初犯”。 4.初犯是指第一次犯罪并被判处刑罚的人。这种观点认为,初犯是与再犯相对的,“对于再犯,第一次犯罪即使判处有期徒刑以下的也是初犯。”该观点要求初犯必须是被判处刑罚的人,否则,即使定罪未判刑(如判决构成犯罪但免予刑罚)也不构成初犯。 5.初犯是指第一次犯罪并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人。这种观点认为,初犯是与累犯相对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0人已浏览
232人已浏览
233人已浏览
9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