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假释是使犯罪分子提前回到社会上,因此,必须附加一定的条件: (1)适用假释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容分子。但是对累犯以及...
1、假释是使犯罪分子提前回到社会上,因此,必须附加一定的条件: (1)适用假释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容分子。但是对累犯以及...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不得减刑的几种情形:1、对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一般不适用减刑。2、贪污金额特别巨大或者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被判处死刑缓刑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同时决定将其死刑缓刑两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并不是所有的罪犯都可以适用假释。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且属于累犯和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假释是对犯罪分子有条件地提前释放,同时,国家并不排除对其继续执行尚未执行的那部分刑罚的可能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假释不适用于被判处其他刑罚的犯罪分子。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
假释与减刑的区别具体有: 1、适用对象,假释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减刑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适用次数,假释只能一次;而减刑不受次数的限制; 3、释放的时间,对被假释人附条件释放;对被减刑人则要视其减刑后是否有余刑。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53人已浏览
155人已浏览
109人已浏览
47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