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如果未成年人在发生性关系时未满14周岁或者非自愿发生的性关系,则行为人涉嫌;2、如果未成年在发生性关系时已经年满14周岁且未成年人自愿,...
我国刑法中,把14周岁以下称为无行为能力人,14周岁以下故意杀人,并不会被判刑,但监护人会承担民事责任,对被害人家属赔偿。15周岁到18周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未成年人犯罪,同成年人犯罪一样,刑罚仍然是对其最严厉的惩罚措施。但由于未成年犯罪主体的特殊性,在对其刑罚的适用上同成年人有着很大差异。《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两条明确规定了对少年犯量刑的方向。这是基本于未成年人责任能力不完备及其容易接受改造、可塑性强的特点而确立的,它反映了刑罚与罪责相适应的原则及刑罚目的的要求,以上是对未成年被告人适用刑罚的最基本原则之一。 所以刑法规定对未成年不能适用死刑,不论是死刑立即执行还是死刑缓期执行,所以对于未成年人杀人,不可以判处死刑。
未成年量刑规定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具体的案件量刑,需要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各项证据和每个被告人的具体情节,进行依法量刑。
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上面的是刑法条例,按照规定,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只有八种罪,也就是上面八种,照你的说法,被害人死亡,但你外甥的行为很轻微,肯定不是负主要责任,那可能就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可使被害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法医判定是重要因素!)不是你外甥行为的结果,所以很可能不属于上面那条,也就是可能会很轻。甚至不会被判刑。当然可能分析不对,最好咨询律师······小弟只读了半个学期刑法,不过也随便说说,楼主看看就成。 4楼可否分析一下他外甥犯罪构成? 补充:1。刚才我翻了下教科书(有点不专业,请原谅哈),上面有一句话:当共同犯罪时结果犯并发生危害结果时,共同犯罪行为时作为一个整体而成为危害结果发生的原因,即属于共同犯罪行为这一整体的组成部分的每一个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都具有因果关系。换言之,我觉得这是超出共同故意之外的犯罪,他的行为与意思表示并不应该被纳入当事人死亡这一结果的整体原因之中。 2。共同犯罪有一个成立条件,共同故意犯罪,两个当事人都有共同故意,但两个人的意图完全不同。 展开剩余65%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1人已浏览
565人已浏览
16,911人已浏览
26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