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相对人与权利人之间存在标的物所有权得失的因果关系,但有善意取得这一法律上的原因,故无不当得利关系之存在。...
无权处分指行为人没有处分权,却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的对他人财产的法律上的处分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 无权处分与...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不当得利侵权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行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所造成的。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
不当得利与侵权的区别: 1、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不当得利属于民事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 2、侵权行为是一种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因此侵权行为也可以称为一种侵害行为。
不当得利的成立要件有四: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一方受有损失;取得利益与所受损失间有因果关系;没有法律上的根据。“盗窃罪”是窃取行为,是指行为人违反被害人的意志,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或第三者占有。窃取行为通常具有秘密性,其原意也是秘密窃取。不当得利是民法调整的范围,盗窃罪是刑法调整的范围。民法上的不当得利,是外延很宽的概念。从某一角度说明,不当得利完全可能构成刑法上的犯罪。目前在某些具体案件中也仍存在如何认定的争议。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78人已浏览
274人已浏览
302人已浏览
2,69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