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进行低保认证的,可以由当事人直接向当地民政部门提交低保申请;符合条件的,即可以拥有低保身份,领取低保金。我国《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规定,申请最...
申请农村低保待遇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持有本县农业居民户口。 2、居住在农村村组,家庭承包土地的农村居民。 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年...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因素: •该地区社会人均生活水平; •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必需的费用; •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 •该时段的物价指数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确定与发布 1、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居民、村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费用确定。 2、设区的市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拟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执行;县(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县(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拟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 当地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城乡差别,分别确定、执行不同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适时的调整。
对于主刑为拘役的缓刑考验期,法律中规定是在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次是不能低于1个月。而要是主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话,则此时考验期是原判刑罚以上五年以下,最少不能少于一年。综合这两种情况来看,缓刑最短刑期,也就是最短的缓刑考验期应该为一个月。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者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的制度。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63人已浏览
14,401人已浏览
175人已浏览
1,60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