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人按过错责任原则承担责任,并且推定发生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行为时监护人在管束监护人方面有过错,如监护人举证已尽监护之责则免除其民事赔偿责任。...
监护人的职责包括人身监护和财产监护两个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人身监护,以教养、保护为目的。 对被宣告为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以保障其本人及社会的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首先,监护人的职责是保护被监护人的生命健康不受侵犯;抚养和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被监护人权益受到侵害时,代理被监护人提起诉讼。因此,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安全是监护人的法律义务和职责。《民通意见》第二十一条规定,夫妻离婚后,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无权取消对方对子女的监护权。但是,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对子女有犯罪、虐待或者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取消的除外。夫妻离婚后,子女监护权的变更有三种情况:一是现有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二是监护人不履行监护权,即监护人有能力但不履行监护职责;第三,因为失去了监护人。
监护人责任是指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时,其监护人承担的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其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本条规定的监护人责任是无过错责任。该规定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监护人未尽到监护义务并非监护人责任的成立要件,而只是减轻责任的要件; (二)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并不根据其年龄、认知能力或者是否具有责任能力加以区分,统一由监护人承担起行为所造成的损害赔偿责任; (三)责任主体与行为主体相分离。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场合,行为人为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责任主体则是监护人,两者并不承担连带责任。因此,监护人责任又是一种为他人的行为负责的侵权责任。 我国法律将监护人责任规定为无过错责任的原因在于: 首先,从行为人的认知能力来看,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缺乏相应的认识和判断行为的法律后果的能力; 其次,从受害人赔偿的角度来看,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并无相应的赔偿能力,如由其承担责任往往使受害人难以得到赔偿; 最后,从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关系上来看,监护人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负有法定的监督、教育等义务,监护人和被监护人之间存在最密切的关系,只有监护人才最有可能通过日常教育和采取具体措施避免或减少被监护人对第三人的侵害。
一是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二是监护人应当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承担侵权责任。显然,在侵权责任法中,监护人责任是指第二层含义。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是由监护人的职责所决定的。由于大多数监护人与被监护人有着血缘等密切关系,监护人有责任通过教育、管理等方式来减少或者避免被监护人侵权行为的发生。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7人已浏览
91人已浏览
219人已浏览
32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