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中,基本事实清楚、法律关系简单、权利义务明确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一)涉及财产金额较小,或者属于行政机关当场作...
我国人民法院进行行政诉讼时,不公开审理的案件范围一般包括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行政诉讼法》规定,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行政诉讼的主要程序包括一审、二审、审判监督和执行程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原告认为被告没有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商标评审规则》、《商标审查标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商标注册、管理和评审工作守则》、《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相关条款或规定的要求进行评审;程序不合法、证据不足,导致认定事实错误,并作出了错误的决定,严重损害了原告利益。为保护原告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特提起诉讼。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是指行政诉讼的身份条件,本质上是指起诉人与行政主体的行为或者不作为或者争议的行政法律关系的利害关系。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主要有两个规定:一是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第二,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根据上述规定,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核心要素可以概括为三个:一是认为;二是法律利益;三是合法权益。司法实践中的分歧主要体现在法律利害关系上。法律利益关系是指起诉人与被诉人之间存在直接利益关系,是基于具体的法律关系。可见,利益关系的前提是具体的法律关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6人已浏览
177人已浏览
203人已浏览
18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