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农村最低抚养费标准是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确定的。父母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
目前,农村生活津贴标准如下:1。城乡生活津贴标准:每月487元,每年3693元;2。农村集中生活津贴标准:每年6248元;3。农村分散生活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农村低保标准,根据当地维持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等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柴)及未成年人的义务费用确定。(二)农村低保标准由区县民政局会同财政、农委、统计、物价、经管等部门研究拟定,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并报市民政局备案。(三)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物价指数的变动,对本地农村低保标准作适时调整。 1、《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务院令第649号)第九条规定,国家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2、《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民发〔2020〕220号)第四条规定了申请低保的基本条件:状况、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是认定低保对象的三个基本条件。持有当地常住户口的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低保。
村低保的条件是:凡家庭或人均年收入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户籍人员,即可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家庭或人均实际年收入的差额享受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各地标准不一,再由县级民政部门审核批准,即可按月享受农村低保,可在当地民政部门的低保科查询。如果符合条件,应由本人先向村委会提出申请,村委会审核后报乡政府审核
2018年农村低保标准将继续提高,具体如下:1。目前,全省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达到每月487元和每年3693元,分别比去年提高15元和302元;2、全省农村五保集中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达到每年6248元和4391元,分别比去年提高249元和224元;3、一次性临时救助最高标准提高到1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应该给真正需要的人,但这种最低生活保障并不意味着所有必要的人都可以得到充分的照顾。到底是僧多粥少。在这方面,地方当局还需要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时更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信息,退出收入提高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让没有最低生活保障的困难家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018人已浏览
348人已浏览
4,288人已浏览
5,17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