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人身权是专属于主体的权利,即人身权与权利主体不可分离。这是人身权与财产权等权利相比较所具有的突出特点。不可分离意味着人身权只有权利人本人才能...
公民政治权利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选举与被选举权; 2、公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3、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公民诉讼权利有: ( 1)起诉权。该权利只能由原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享有; ( 2)答辩权。 ( 3)委托诉讼代理人权。 ( 4)申请回避权。 ( 5)调解权。 ( 6)反诉权。 ( 7)抗辩权。 ( 8)提出证据和质证权。 ( 9)上诉权。 (1 0)申请执行权。 (1 1)和解权。和解不同于调解,和解是在没有人民法院参与的情况下,当事人自愿对实体权利义务达成协议。在审判过程中和执行过程中,当事人都有权进行和解,若在审判过程中和解,可按撤诉处理。 (1 2)撤诉权。 (1 3)变更诉讼请求权。 (1 4)申请再审权。 (1 5)查阅权。 (1 6)复制权。 (1 7)法庭笔录补正权。当事人对法庭笔录认为有错误的,有权要求进行补正; (1 8)管辖异议权。 (1 9)申请不公开审理权。 (2 0)财产保全申请权。 (2 1)先予执行申请权。对可以先予执行的案件,当事人有权申请先予执行; (2 2)要求重新调查、鉴定、勘验的权利; (2 3)要求补正法律文书中笔误的权利。 (2 4)要求补充判决权。若判决书漏判了诉讼请求,当事人有权要求人民法院对漏判的诉讼请求进行补充判决; (2 5)使用本民族语言和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法律主体是指活跃在法律之中,享有权利、负有义务和承担责任的人。 在中国,根据各种法律的规定,能够参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以下几类: (1)公民(自然人)。这里的公民既指中国公民,也指居住在中国境内或在境内活动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 (2)机构和组织(法人)。这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各种国家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二是各种企事业组织和在中国领域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三是社会团体。 (3)国家。在特殊情况下,国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成为法律关系主体,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具有以下特征: 一、本类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 公民的人身权利,是指我国法律所保护的与公民的与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它包括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性的不可侵犯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名誉权,以及与人身直接相关的住宅不受侵犯权等。公民的民主权利,是指公民所享有的管理国家和参加正常的社会活动的权利,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控告权、申诉权、批评权、检举权等。 二、本类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各种非法侵犯人身权利、其他与人身直接有关的权利以及民主权利的行为。 在方式上,“侵犯”包括剥夺、限制、损害、破坏、阻碍等行为;在表现形式上,多数犯罪只能是作为,如强奸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绑架罪,拐卖妇女、儿童罪,侮辱罪,破坏选举罪等。少数几种犯罪,既可表现为作为,也可表现为不作为,如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等。 三、本类犯罪的主体多数只能是自然人,少数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在以自然人为主体的犯罪中,多数为一般主体,少数为特殊主体。 四、本类犯罪在主观方面,除了过失致人死亡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由过失构成外,其他罪均由故意构成。其中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556人已浏览
367人已浏览
378人已浏览
3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