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关联性,但荣誉权与名誉权仍有很大的不同,具体表现在:(1)二者的范围不同。荣誉并非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取得,只有某些做出了突出...
(一)主体不同。名誉权的主体除了公民之外,也包括法人。法人名誉权的好坏直接影响它的对外交往及经济利益。而由于隐私权的宗旨是保护个人的内心安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隐私权与名誉权主体不同。 隐私权仅自然人享有;而名誉权不仅自然人享有,法人、其他组织也享有。 2、隐私权与名誉权客体不同。 隐私权的客体是自然人不愿为他人知晓或不宜公开的秘密;而名誉权的客体是公众对特定人的社会评价。 3、隐私权与名誉权侵害方式不同。 侵害隐私权的方式常见的是未经自然人同意或授权而披露、传述、散布、窃取他人的个人隐秘事项;而侵害名誉权的方式常见的是侮辱和诽谤。 4、隐私权与名誉权侵害的内容不同。 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人散布、公开的内容并非捏造、虚构的,而是事实;而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人散布的内容是捏造、虚构的.并非事实。
1、客体不同 隐私与名誉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名誉,一般说来是指社会对民事主体的品德、才能以及其他综合素质的综合评价。名誉的含义除了通常所讲的社会综合评价(即外部名誉)这层含义外,还应包括民事主体对自己的能力、品德以及其他素质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即内部名誉,也可称之为名誉。如对自然人而言,包括他的素质、能力、品行、信用等以及基于此而产生的自我认识和评价。 2、侵害的方式不同 隐私权的侵害通常表现为将个人隐私事实由秘密变为公开,而名誉权的侵害则基于原来不存在的事实或者受到任意夸张的事实。 3、两者的权利主体范围不同 法人等其他民事主体可以享有名誉权,但隐私权的主体仅限于自然人。
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的社会评价,即自己的名誉,依法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隐私是自己的个人私事,个人信息等个人生活领域的事情不为他人所知,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禁止他人干涉的纯个人私事。隐私权和名誉权的区别:1、主体不同。隐私权只有自然人享有,名誉权不仅是自然人享有,法人和其他组织也享有。二是客体不同。隐私的对象是不愿意公开的秘密,名誉的对象是公众对特定人群的社会评价。三是侵权方式不同。侵犯隐私权的方式是未经同意披露和传述,侵犯名誉权常见的是侮辱和诽谤。4、侵害的内容不同。侵犯隐私权的行为人公开的内容不是虚构的,侵犯名誉权的内容是虚构的。行为人的心理状态各不相同。侵犯隐私权可能是故意的,也可能是过失的,侵犯名誉权大多是直接的,恶意的。6、行为人的主观目的不同。侵犯隐私权的目的可能是故意的无意的,侵犯名誉权的目的是损害和贬低他人的名誉。7、不同的保护方法。隐私侵权只能通过停止侵权、道歉和赔偿损失来进行。名誉权保护也可以通过消除影响和恢复名誉来进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5人已浏览
448人已浏览
415人已浏览
1,03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