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年后,关于法院立案需多长时间来说,原告提交的起诉材料符合法律规定的,也就是,原告起诉时不缺少起诉材料的,法院应当收到起诉材料之日起七日内决定...
原告不知道被告的具体地址,法院不会给立案的。这种情况属于没有明确的被告。《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事案件一审的判决书,如果没上诉的话,以人民法院送达判决书后第二天开始计算,十五天后生效。如果有一方当事人提出上诉,该一审判决书的效力暂时中止,以后法院判决何时生效要根据二审的结果来确定。这有以下几种情形: 1、上诉被二审裁定驳回,维持原判。该一审判决书立即生效。该案进入执行阶段; 2、上诉由二审审理,并做出新的判决(即二审判决)。该案二审((即终审)判决书生效,该进入执行阶段,一审判决失效; 3、上诉被二审裁定发回重审。原一审判决书失效,由原审法院重新审理并做出新的一审判决书。对新的一审判决书不服的在法定的上诉期内仍然可以上诉,进入新的上诉阶段。这种人一审到二审,再从二审到一审的循环往复,没有法律规定的次数限制。
1、法院不能给立案受理应该说还是正确的。因为法院无法确定被告的身份和住址,无法向被告送达法律文书,也就无法正常的审理案件。2、提供被告的住址信息是原告的义务,法院只能根据原告提供的被告的联系方式去找被告,如果原告无法提供被告的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就是没有明确的被告,就不符合立案受理条件,所以,不会立案受理案件。3、《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4、《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零九条:原告提供被告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等信息具体明确,足以使被告与他人相区别的,可以认定为有明确的被告。起诉状列写被告信息不足以认定明确的被告的,人民法院可以告知原告补正。原告补正后仍不能确定明确的被告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
不足1万元的固定收费50元 超过1万元至10万的0.025-2002300 超过10万至20万的0.023004300 超过20万至50万的0.01513008800 超过50万至100万的0.010380013800 超过100万至200万的0.009480022800 超过200万至500万的0.008680046800 超过500万至1000万的0.0071180081800 超过1000万至2000万的0.00621800141800 超过2000万的部分0.00541800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5人已浏览
387人已浏览
95人已浏览
1,22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