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一般的司法实践,受伤后3个月左右做鉴定。受害人应尽可能在三、四个月内做鉴定,有些病,恢复很快,迟了可能级别较低或不能评残。但有些鉴定,比...
经治疗伤情稳定后(出院)便可申请伤情鉴定。涉嫌犯罪的,向公安机关报案,依法解决。人身损害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护理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规定,以原发性损伤为主要鉴定依据的,伤后即可进行鉴定。以损伤所致的并发症为主要鉴定依据的,在伤情稳定后进行鉴定;以容貌损害或者组织器官功能障碍为主要鉴定依据的,在损伤90日后进行鉴定;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原发性损伤及其并发症出具鉴定意见,但须对有可能出现的后遗症加以说明,必要时应进行复检并予以补充鉴定。疑难、复杂的损伤,在临床治疗终结或者伤情稳定后进行鉴定。
需要三个月以后提出做伤残鉴定,其中骨头等损伤是3个月以后做伤残鉴定,神经损伤是六个月以后做伤残鉴定。 1、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概念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是由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对在客观检验的基础上,评价确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等级的过程。当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残的,在治疗终结后,应当由具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是由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对在客观检验的基础上,评价确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等级的过程。 2、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机构 当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残的,在治疗终结后,应当由具有资质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伤残鉴定机构可以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派、委托,也可以由当事人自行委托。 3、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时限 鉴定应当在二十日内完成需要延期的,经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十日。鉴定周期超过时限的,须报经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鉴定机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检验、鉴定、评估。检验、鉴定、评估结果确定后,应当出具书面结论,由检验、鉴定、评估人签名并加盖机构印章。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二十九条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押与事故有关的物品,并开具扣押物品清单一式两份,一份交给被扣押物品的持有人,一份附卷。扣押的物品应当妥善保管。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残的,在治疗终结后,应当由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
医院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伤情鉴定要等治疗终结后才具有准确性。当然,是否进行鉴定,鉴定何时做要由派出所委托相关的法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而鉴定要综合当时伤害的情形、恢复的程度、对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是否有影响和影响的大小等情况。如果伤情较重,很可能要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你们现在应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密切关注、依法维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99人已浏览
176人已浏览
1,213人已浏览
30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