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如果对被泄露的投标人有重大影响,则涉嫌违法。评标委员会、招标人和招标代理机构有义务对投标人的投标文件保密。如果泄露,至少是违法的,应该受到处...
a.要看到底是内审人员的行为,还是内审人员代表的招标人行为。这个应当作一些区分。再一个,即使有所不妥,也无相应的现实法律后果。 b.不论是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招标人主持开标,邀请投标人参与开标过程。开标会公开唱标,公布所有投标人的报价是为了公开原则。一般来说,投标人可以在投标截止时间提交投标文件,参加开标会议是投标人的权利而不是义务。但是,如果招标文件明确要求投标人参加开标会议而不参加,则投标文件可能会被拒绝。一般情况下,有以下几种情况会影响投标文件的有效性:(一)投标文件未经投标单位盖章,单位负责人签字;(二)投标联合体未提交共同投标协议;(三)投标人不符合国家或者招标文件规定的资格条件;(四)同一投标人提交两个以上不同的投标文件或者投标报价,但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替代投标的除外;(五)投标报价低于成本或者高于招标文件设定的最高投标限价;(六)投标文件未响应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七)投标人有串通投标、弄虚作假、贿赂等违法行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招标人应当依法重新招标: (一)资格预审合格的潜在投标人不足3个的; (二)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提交投标文件的投标人少于3个的; (三)所有投标均被废标处理或被否决的; (四)评标委员会界定为不合格标或废标后,因有效投标不足3个使得投标明显缺乏竞争,评标委员会决定否决全部投标的; (五)同意延长投标有效期的投标人少于3个的。 你说的情况不在重新招标之列。
《招标投标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投标人是响应招标、参加投标竞争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招标的科研项目允许个人参加投标的,投标的个人适用本法有关投标人的规定。 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发出后,所有对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感兴趣的并有可能参加投标的人。称为潜在投标人。那些响应招标并购买招标文件,参加投标的潜在投标人称为投标人。这些投标人必须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所谓响应招标,是指潜在投标人获得了招标信息或者投标邀请书以后,购买招标文件,接收资格审查,并编制投标文件,按照投标人的要求参加投标的活动。 参加投标竞争是指,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投标文件的活动。投标人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其他非法人组织。 按照本法规定,投标人必须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包括自然人。但是,考虑到科研项目的特殊性,本条增加了个人对科研项目投标的规定,个人可以作为投标主体参加科研项目投标活动。这是对科研项目投标的特殊规定。 招标投标制做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重要的采购及竞争手段,在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及成果推广中也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采用。长期以来,我国的科技工作主要是依靠计划和行政的手段来进行管理和高速从科研课题的确定,到研究开发、试验生产直至推广应用,都是由国家指令性计划安排。国家用于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特别是科研项目的经费,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并且通过指令性计划的方式来确定经费的投向和分配。科研项目及其经费的确定,往往是采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封闭方式,这一做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曾经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已不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科研单位缺乏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上级行政主管部门鼓励合多于鼓励竞争,不是择优支持,因此不仅在决策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而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项目重复、部门分割、投入分散、信息闭塞、人情照顾等等弊端,使有限的科技资源难以发挥最优的功效。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中规定:“要在科技工作的运行和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国家以及待业、地方的科研任务实行公开竞争。国家以及行业、地方的科研任务实行公开竞争,通过公开招标选择承担单位”。1996年9月15日《国务院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规定:“要选择一批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拥有一定基础和优势、能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大项目,采取竞争招标的方式,组织和推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集中力量,联合攻关”,“科技计划项目主要实行招标制,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保证立项的科学性和竞标的公开、公正性”。依据本法第二条规定,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招标投标活动适用本法。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747人已浏览
174人已浏览
205人已浏览
1,64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