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能。《治安管理处罚法》: 1、第十三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
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的危害后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侮辱罪的被害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精神赔偿依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等因素确定。 我国法律规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
自然人生命终止以后,继续存在着某些与该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存续期间已经取得和享有的与其人身权相联系的利益,损害这些利益,将直接影响到曾经作为民事主体存在的该自然人的人格尊严。为体现法律对民事主体权益保护的完整性,引导人们重视个人生前和身后的声誉,尊重主流社会的价值观,解释第三条规定,自然人死亡以后,其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以及遗体、遗骨受到保护。考虑到由于近亲属与死者具有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感情、亲情或特定的身份关系,最关心死者人身权利益的延伸保护问题,所以解释规定,非法侵害死者上述人格利益的,近亲属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但是,该保护不是对近亲属权利的保护,当死者的人身权利益受损的事实发生后,无论其亲属有多少人同时提起诉讼,都不影响人民法院判令侵权人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一个损害事实只能引起一次诉讼,死者的其他近亲属就同一侵权事实提起的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不能因主体不同而得到支持。
于杀人,正当防卫无罪。此外很多罪名也是可以转化为故意杀人的,如果发生被虐待的监管人员死亡的情形。并不能简单的说杀人判什么刑罚,则转化为故意杀人罪一罪定罪处罚,要根据被告的具体犯罪构成进行分析,精神病患者不符合犯罪构成的主体,故意杀人未遂15到20年以上。故意杀人的刑罚要大于过失杀人,应当按照罪刑法定原则确定其相应的罪名:凡年满14周岁的,因此精神病患者不能构成故意杀人罪(这里所说的精神病除间歇性精神病在正常情况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就要对杀人的行为负刑事责任,只是刑罚的轻重不同,不是故意杀人致死的10到15年,例如虐待被监管人员罪,故意杀人致死死刑,按照罪责刑一致原则进行量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85人已浏览
1,045人已浏览
1,040人已浏览
22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