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生效的宪法性文件——1911年《十九信条》;(3)...
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中国历史上的户籍制度是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家族、宗族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现代户籍制度是国家依法收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资产总和在80万—200万的,征收额为20%后再减扣除数5万(如100万对应征遗产税:100万*20%-5万=15万); 资产总和在1000万以上的,征收额为50%后再减扣除数175万(如1500万对应税收:1500万*50%-175万=575万)。 以上案例,财富增加了15倍,遗产税金却增加了38倍。 关键是遗产税的征收方式必须是以现金的形势上缴,时限3个月,否则将被没收或拍卖。
汉朝定罪量刑的原则主要有: (1)矜老恤幼原则。汉朝法律制度大体继承秦制,但在刑罚的减免等方而受先秦儒家“宽刑主义”思想影响,对老、幼、有疾、妇女采取恤刑之原则。 (2)上请制度。上请是指贵族官僚犯罪后,一般司法官员无权审理,必须奏请皇帝战断,皇帝根据犯罪的具体情况决定减免刑罚的制度。 (3)“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是指亲属之间可以相互首谋隐匿犯罪行为,不予告发和作证。
中产阶级一般指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上看,他们均居于现阶段社会的中间水平,这是一个貌似明晰,实则含混的定义。中国目前家庭收入年均为多少可算中产阶级,实际上并没有一个标准,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并没有一个量化的数字。中产阶级一般指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上看,他们均居于现阶段社会的中间水平,这是一个貌似明晰,实则含混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到2015年我国现阶段中产阶级有10%,中产阶级的指标,参考总资产至少在1000万以上,起码受过大专以上教育。因此,所说的总资产至少在1000万以上,实际上也仅仅是一种统计和估计,如果从地域和实际具体情况来说,也是有很大区别,如全国各地(不包括港澳台,因为香港的一套房子,可能就已经达到这种数额)、家庭人数(对资产平均值影响)、其他因素(如职业、隐形收入、资产附加值)等,都是一个参考。中产阶级(或中产阶层),是指人们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且中等层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较好满足,但不到追求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的阶级(或阶层);由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且大部分人的财富是以家庭为单元拥有的,所以中产阶级主要由“中产家庭”组成。一般说来,中产阶级,大多从事脑力劳动,或技术基础的体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追求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一般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和支配权。同时,他们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修养。换言之,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上看,他们均居于现阶段社会的中间水平。可以这样说,中产阶层(或中产阶级),是社会稳定的基石;能否形成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高品质民主的前提条件。中二代,是世界各发达国家高科技人才的主要来源。我国近30年来,在经济上和GDP上确实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世界上总体还处于一个较为落后的水平。根据国外有关机构的研究,一直到2000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尚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3/5,只有世界高收入水平国家的14%。依中国实际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一些专家认为,比较合理的有关国内中产阶级的界定,应该是人均年收入在1万至5万美元左右,也就是8万至40万人民币左右。只有具备这样的收入水平,中国的中产阶级或许才能够具有“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才能够去追求一定的“生活质量”,才能够符合有关中产阶级的一条条硬性或软性的定义,否则的话,中产阶级就只能是“脱贫”或“温饱”的另一个代名词。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02人已浏览
281人已浏览
604人已浏览
19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