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专利权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确定;被侵权人所受到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可以参照该...
1、协商与和解:专利权人和被控侵权人均可自行协商或在其他第三方的调解、斡旋下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提出协商意向时一般可以向侵权方发送侵权警...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经营性侵权是指销售侵权产品而构成的侵权行为。销售侵权是指明知是侵犯他人专利权而生产制造产品仍然销售。这种明知应是直接明知而不是应当知道。例如,接到专利权人的通知或警告应视为直接明知,在《专利公报》上或在报纸上发表了声明,原则上不能作为明知之前提条件。专利侵权律最好通过公证机关、工商部门、管理专利工作部门直接通知销售侵权产品者,这样的证据较可靠,一般的信函往往不足以证明专利权人已警告过销售者。
《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所明确的专利纠纷主要有: (1)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引起的侵犯专利权纠纷; (2)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属纠纷; (3)发明人、设计人资格纠纷; (4)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设计人的奖励和报酬纠纷; (5)在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专利权授予前使用发明而未支付适当费用的纠纷; (6)其他专利纠纷。 解决专利纠纷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应当事人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对第(2)至(6)项专利纠纷进行调解; (2)对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归属纠纷,当事人还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3)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侵权纠纷: ①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②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不服的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③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专利权是专利人利用其发明创造的独占权利,专利侵权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实施了依法受保护的有效专利的违法行为。专利侵权行为分为直接侵权行为和间接侵权行为两类:直接侵权行为。这是指直接由行为人实施的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行为。其表现形式包括:制造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使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许诺销售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销售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进口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间接侵权行为。这是指行为人本身的行为并不直接构成对专利权的侵害,但实施了诱导、怂恿、教唆、帮助他人侵害专利权的行为。间接侵权行为通常是为直接侵权行为制造条件,常见的表现形式有:行为人销售专利产品的零部件、专门用于实施专利产品的模具或者用于实施专利方法的机械设备;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授权或者委托,擅自转让其专利技术的行为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