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挪用本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本单位资金给个人使用或者借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偿还的,或者数额较大,从事营利活动或者非法活动的。该罪行侵犯了公司和企业的资金使用权,与职务侵占相比,罪行更轻。那么我们来看看挪用资金到什么程度可以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在最新的贪污贿赂司法解释中,对挪用资金罪的入罪标准有明确的规定。挪用资金罪中数额较大、数额巨大、非法活动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挪用公款罪数额较大、情节严重和非法活动的数额标准的两倍执行。因此,挪用资金数额是挪用公款的两倍,可以追究刑事责任。挪用公款适用于个人或者从事营利活动超过三个月的, 五万元数额较大,挪用资金罪的标准应当在十万元以上,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一)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 (二)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 (三)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 2、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 3、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06人已浏览
2,673人已浏览
219人已浏览
25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