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依法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的工资,一般情况下是违反《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性质严重时是触犯《刑法》。《刑法》第276条之1【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快一年了,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若是在法定期限内仍然不支付的,应当向劳动者赔偿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金额。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时发放工资。 2、法律依据《劳动法》 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1、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责令其支付拖欠工资。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0条的规定,如果使用者拖欠或未全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命令,人民法院必须依法发出支付命令。3、最有效的是直接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不用律师),通过劳动仲裁提出的裁决书,向公司提出索赔,不赔偿的话,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4、如果劳动仲裁不受理或仲裁不公平,也可以在15天内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直接通过法院的判决执行。5、按上述途径索取工资的同时,还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要求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你加付赔偿金。
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有欠条,但是拖欠工资快两年已经过了劳动仲裁时效,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一般是不会受理,劳动者有欠条,劳动者应当依法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9人已浏览
345人已浏览
453人已浏览
22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