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不还钱不一定是欺诈,只有符合欺诈的要素才属于欺诈。欺诈罪的构成是:行为人是完全刑事责任人;主观上是故意心态;对象是他人的财产所有权;客观上,...
判决后,将继续追回赃款,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产,应当追回或者责令退还;只要有偿还能力,就应当依法返还欺诈受害人的财产。没有偿还能力的,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朋友之间借钱,立有借据,属于民事法律关系,即债权债务关系,因此不属于违法行为。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 第一百九十三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因此不构成诈骗罪。
诈骗行为已经完成,这只是退賍行为,已经构成诈骗罪。 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一)诈骗不足4000元的,为罚金刑;4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的,为管制刑;5000元的,为拘役三个月,每增加167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1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二)有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拟处拘役刑的,升格为有期徒刑;拟处管制、罚金刑的,升格为拘役刑。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诈骗4万元的,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诈骗20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4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欺诈已经完成,这只是退休行为,已经构成了欺诈罪。承担刑事责任后,还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刑事责任不能取代民事责任。一般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都是这样的。除非原告主动拒绝,否则债务仍然存在。因此,欺诈罪被判刑后需要偿还。但刑法并没有要求偿还。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欺诈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欺骗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犯本罪的,根据欺诈金额的大小,除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主要刑罚外,还应当处罚金或者没收个人财产,不得责令偿还受害人的经济损失。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9人已浏览
116人已浏览
161人已浏览
21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