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父母的遗产的分配需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1、如果父母立有遗嘱的,按遗嘱分配。 2、没有遗嘱的,同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法定继承适用法定继承时,《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依照下列规则分配遗产: 1、法定继承,由第一顺序配偶、子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视情况而定。如果父母没有立遗嘱进行个人财产的分配,而且子女是在父母去世前死亡的,那么遗产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由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如果父母立有遗嘱的,那么按照遗嘱进行财产分配即可。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儿子先去世,儿子如果有遗产,儿子的遗产份额由儿子父母,儿子的配偶,儿子的子女继承。一般情况下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平均继承其遗产。 遗产的范围: 1、夫妻共同财产如儿子已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收入,即夫妻共同财产,一半属于他配偶,一半属于他的遗产; 2、他个人的财产,均属于遗产。
遗嘱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遗嘱继承体现了意思自治原则。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在被继承人死亡之后,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时才能依遗嘱继承办理: 1.没有遗赠扶养协议。遗嘱继承效力高于法定继承,低于遗赠扶养协议。因此,只有在没有遗赠扶养协议或遗赠扶养协议无效、或虽遗赠扶养协议有效,但遗产中遗赠扶养协议尚未涉及的部分可以进行继承。 2.被继承人的遗嘱合法有效。 首先,被继承人生前立有遗嘱 其次,遗嘱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要件,因为只有合法的遗嘱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3.遗嘱继承人没有丧失、放弃继承权,也未先于遗嘱人死亡。继承人必须具有继承资格。丧失或放弃继承权的遗嘱,继承人即不再具有继承资格,不能再适用遗嘱继承遗嘱继承人先于遗嘱人死亡时,不适用遗嘱继承,也不发生代位继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3人已浏览
139人已浏览
158人已浏览
35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