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交通事故受害人成为植物人想要诉讼,可以由他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
肇事者涉及刑事责任;植物人一般可以鉴定为一级或二级残疾;刑事责任有交警负责移交处理;受害人到法院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交警或到法院时可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法律规定,受害人是没有抗诉权的,检察院才有抗诉权,受害人只有请求抗诉权。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交通事故致人成植物人的,首先应对受害人员进行伤残等级、护理期限、护理人数、营养期限进行司法鉴定,再根据鉴定结果结合交通所认定的事故责任进行赔偿,如果赔偿问题无法协商解决的,可以通过法院诉讼解决。在赔偿方面,主要的赔偿项目有: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精神抚慰金等。
1、合理选择受诉法院。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不仅仅可以由交通事故发生地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法院也有权管辖。因此,当事人可以从方便诉讼、节约诉讼成本的角度选择离自己近的法院管辖,但最重要的是根据不同法院在计算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时所依据的赔偿标准高低来选择不同的法院管辖。 2、做好诉前财产保全。交通事故受害人在向法院起诉之前,最好先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大多是保全车辆),不能轻信对方的“承诺”,也不能消极等待,要有足够的风险意识。因为采取诉前财产保全措施可以大大降低诉讼风险,使受害者的治疗费用、受损财产得到及时、有效的保障。 3、合理选择被告。在诉讼中,被告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起诉的被告不对,不仅浪费了时间、人力、财力,还达不到要求赔偿的目的。具体来说:首先,应多列被告,追究侵害主体时要尽可能地做到扯三挂两,宁可告错,不可告漏,为避免在执行时遇到肇事司机“携款潜逃”,特别是在起诉时将肇事方和保险公司作为共同被告,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其次,紧盯有可供执行财产的被告,对方是否属于单位,车辆是否投有保险,保险额是多少都是诉讼要考虑的问题,应尽可能选择赔偿能力较强的被告。最后,乘坐长途汽车、出租车时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会发生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受害人有选择提起交通事故侵权损害赔偿之诉或客运合同违约之诉的权利。选择不同的法律适用,其结果往往大相径庭,因此应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被告。 4、要求同命同价的技巧。在交通事故赔偿中适用农村标准和城镇标准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农村户口受害人要求适用城镇居民赔偿标准时,应注意在起诉前充分收集在城镇连续居住满一年的证据,比如居住地居委会的证明,居住地派出所户口证明,暂住证,城市内自住房购房证明等。 5、合理选择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交通事故涉嫌刑事犯罪的,肇事者不但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要承担刑事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受害人或其家属就应该考虑是否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有三个好处:一是不用预交诉讼费,二是案件处理相对比较及时,三是肇事者为了减轻刑事处罚,往往会积极赔偿。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司法实践中,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所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也就是精神损失)的,法院一般不会支持。 6、合理提出赔付金额。法院在确定赔偿金额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证据。因此,受害者要求肇事方赔偿时,赔付金额不是越多越好,应把诉讼费、律师费等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否则不切实际的赔偿请求会导致诉讼成本的增加,甚至导致赢了官司赔了钱的结果。 需要注意处理交通事故需要经过一定的合理的时间。而在实际处理交通事故的过程中,可以说处处都与当事人的利益密切相关,因此作为受害人要想为自己争取更多合法利益的,就需要对其中的各个环节小心注意。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2人已浏览
264人已浏览
127人已浏览
13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