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一、概念不同 1、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以危险方法危害公...
1、交通肇事罪(刑法第133条),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以危险方法危...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概念不同 1、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以放火、决水、爆炸、投毒以外的并与之相当的危险方法,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危害公共安全罪包括了交通肇事。 二、犯罪构成不同 1、客体不同 交通肇事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安全。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大量公私财产的安全。 2、客观要求不同: 交通肇事罪要求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并且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大损失的行为。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从司法实践来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
交通肇事罪与危害公共安全罪两者在一般人眼里觉得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不能分辨,但其实两者发生的动机,造成的结果截然不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犯罪。首先各自介绍一下两者。 一、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是一种犯罪主体自身犯下过错,从而危害到公共安全,违反了道路交通管理法的法律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造成个人或者公家财产遭受巨大损失,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我国法律上规定的交通肇事罪与交通肇事逃逸罪区别是交通肇事罪是法定罪名,交通肇事逃逸罪不是法定罪名,只是交通肇事罪加重处罚的一个情节。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 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 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7人已浏览
173人已浏览
124人已浏览
17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