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被监护人能自己指定监护人,但是只有一种情况。 如果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
被监护人能自己指定监护人,但是只有一种情况。 如果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法律上没有区别于第一监护人和第二监护人。《民法典》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依次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弟姐妹;(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必须经未成年人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批准。
被监护人是指中国法律规定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在侵权诉讼中,被监护人侵权诉讼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其特殊之处在于不法加害行为的主体虽是被监护人,但其侵权行为的赔偿责任却一般由监护人承担。根据民法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具有监护能力的人依次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弟姐妹;(3)其他个人或组织愿意担任监护人,但必须经未成年人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批准。第二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应当按照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的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3)其他近亲属;(4)其他个人或组织愿意担任监护人,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有权决定自己的监护人,可以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丧失民事能力时的监护人。但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法定的,一般就是父母。只有在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才由其他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根据《民法典》第三十三条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68人已浏览
647人已浏览
331人已浏览
11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